读益阁

字:
关灯 护眼
读益阁 > 职称二 > 二十一 姐姐

二十一 姐姐

推荐阅读:

姐姐十六岁初中毕业以后,就没有再上高中。甚至都没有参加中考。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姐姐本身学习也不是太好,顶了天也就是铜家湾中学初三3班班里前十名左右的学生,这个名次升高中确实没有把握,但是这个名次段的初中毕业生自己主动放弃中考资格的学生,在铜家湾中学数百人的学生中乜也就是张文芳一人。

第二个原因吗,明眼人都知道,张文学的家里条件并不好,虽然爸爸张泰斗,名字叫泰斗,其实是爷爷和奶奶对他的未来的一厢情愿,后来,也没有上多少学,所以爸爸有点有点“名不副实”,而且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也不能干重活,但是全家就指望爸爸一个人挣工分,妈妈多年在家照顾一直在床上瘫痪的奶奶,再加上两个孩子,所以很少出去到生产队上工,所以,因为工分少,所以,要交给生产队里的缺粮款就多,而且分的粮食也特别少,经常时候都不够吃的。在这样情况下,父母亲都考虑的是孩子的未来,也决然不会让女儿辍学去生产队上工劳动挣工分的,但是孩子依然决然地退学去劳动,从而让一直学业优秀的弟弟上高中,上大学,去撑起整个家,那就是姐姐的深情厚谊与善解人意和礼让三先了。爸妈也知道这样做苦了闺女,但是,在苦言相劝无果的前提下也就默认了这种在当时条件下很流行的这种“丢卒保车”的选人和育人选择模式。

当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物质奇缺,缺衣少穿的局面下,这个方法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法。

后来,张文学也不知道是因为父母处于自责的缘故,抑或是姐姐主动提出的要求,反正,姐姐在下学两年后,也就是在她十八岁那一年学习了缝纫技术,而后就在家或者每逢铜家湾集市开集的时候,去收布料回家加工或者送加工好的衣服。从那以后,张文芳加工衣服的收入就成了张文学家收入的主要来源。

姐姐的爱比妈妈爱的程度少一点,但是因为经常在一起的缘故,却比妈妈爱的时间多好多;

姐姐的爱和爸爸爱的程度一个样,但是因为姐姐经常看弟弟的原因,更比爸爸爱的时间和空间多得多。

更何况,姐姐对弟弟的爱,无时无刻时时在;

也当然,姐姐对弟弟的爱,无处不在处处在!

虽然姐姐对弟弟呵护的多,关心的多。但是家里的大小的小孩子应该做的家务事,姐姐却是“一手打天下”,几乎从来不让张文学插手,只是让他去学习,学习,盼望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从而撑起这个家。

这笔钱,从此以后就让家里餐桌上的食物充实而多样;从此以后就让张文学的书包变得沉甸甸;就让张文学的爸爸治病的药不再中断;让张文学一家的经济状况有大大好转,让张文学家在村子里的地位不断上升。

但是,张文学的心里朦朦胧胧地有一丝自责和不安的心理萦绕在心头。

这个不安和自责,让张文学内心具有羞愧和负罪感,这种感觉让他后来一提起姐姐就有点惴惴不安,也常常希望自己能够做点事情去弥补姐姐的损失和遗憾。

那么,这份自责和不安来自哪儿呢?

姐姐张文芳不仅是爱劳动,而且是善于劳动,凡事都爱动脑筋。事情做起来,有头有尾,善始善终;做事过程中,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做事的程度方面,她总是掌握火候,拿捏有度。总之,是一位很会看事很会来事的人。

姐姐不仅疼爱弟弟,而且还非常孝顺老人。

据爸爸妈妈讲,姐姐小时候就非常讨人喜欢,小小脸蛋白里透红,见人就笑,眼睛大并且有神,非常讨人喜欢。有时候,爸妈给她东西吃,一定总先分点给大人,她自己这才开始吃。

姐姐十二岁的时候,就会做各种家务活,特别做的一手好饭。每逢给家里人盛饭的时候,总是先给弟弟挑些好吃的东西,口里还念念不忘“弟弟正长个子需要营养”,然后再把剩下的好吃的分盛给爸爸和妈妈,说“爸妈干活很辛苦,需要能量.”,然后再把希饭或一般的食物盛在自己碗里。所以,姐姐出落得亭亭玉立,不过在弟弟张文学看来,一副单薄的身材着实让人觉得弱不禁风。张文学倒是盼望姐姐长得高大、粗壮,一副有力、有型,很结实,很健康的身板。

姐姐长大以后的职业定位也是凭借勤奋和聪慧来维持生计的。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